成人乙脑:乙脑预防控制的新挑战


所属分类:

发布日期: 2024-08-02 13:00

访问量: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简称乙脑,是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自2008年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15岁以下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儿童乙脑病例急剧下降,但是成人乙脑病例却在增加,并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生多起成人型乙脑暴发。此外,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也出现大量成人型乙脑,成人型乙脑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3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在《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成人乙脑:乙脑预防控制的新挑战》的综述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成人型乙脑的流行现状,并对成人型乙脑预防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成人型乙脑的流行特征

       中国发生多次成人型乙脑的暴发流行。2006年7~8月在中国山西省运城市报告了一起成人型病毒性脑炎的疫情,是我国乃至于国际上首次报告成人型乙脑病例的暴发流行。2013年我国北方的山东和河北两省出现了成人型乙脑的暴发流行。2017和2018年甘肃省经历了自195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乙脑暴发流行。2018年宁夏夏季发生了成人乙脑的暴发流行。我国成人乙脑的流行特征:

   (1)北方为成人乙脑高发区。15岁以上年龄组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大于40岁年龄组病例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北地区,包括甘肃、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和宁夏,其中最明显的是山西省。

    (2)40岁以上年龄组为成人型乙脑高发人群。2006 年与2005年相比,大于40 岁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增加了168.62%,2013年与2012年相比则增加了394.16%。2018年报告病例中,40岁以上人群占64.0%。

    (3)成人型乙脑的流行时间较南方推迟。2004—2014年乙脑病例分析显示,40岁以上年龄组乙脑发病数以长江以北的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等6省居多,发病高峰为8~9月。9月和10月间成人型乙脑病例发病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儿童和成人乙脑的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别,但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高龄患者的预后较差。山西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06年乙脑流行期间收治的45例乙脑患者中,40岁以上患者全部兼有基础型疾病,相比儿童病例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四川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至2018年间收治的50例乙脑患者病情分析显示,50岁以上年龄组与14~50岁组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大于50岁患者的病死率和长期疾患率较高,而且大多数成人患者需要重症监护。另外,还需警惕乙脑病毒感染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

成人型乙脑的防控策略

       乙脑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乙脑灭活疫苗或者减毒活疫苗都可以有效预防乙脑病毒感染。要坚持执行乙脑疫苗的免疫规划:虽然近年来儿童乙脑发病率下降,但儿童接种乙脑疫苗仍然是我国乙脑预防控制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任务。要加强成人乙脑疫苗接种的研究:2008年以前出生人群中未完全接种乙脑疫苗的人群也将逐渐变为成人型乙脑患者的备选人群,接种乙脑疫苗是减少发生成人型乙脑病例的有效措施。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推荐从乙脑非流行区到乙脑流行区旅行的人接种乙脑疫苗。
       除此以外,还应改善乙脑的生态环境,将养猪场远离人群,从而减少当地蚊虫乙脑病毒带毒率,进而减少当地人感染乙脑病毒的风险。加强乙脑病原学监测,关注优势基因型的转换,关注基因5型乙脑病毒,都是未来乙脑控制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病毒不会在自然界消灭,乙脑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均适用于8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群体。鉴于当前成人乙脑高发的情况,推荐高危人群在乙脑流行季前接种乙脑疫苗。

 

参考资料

1. 殷启凯,王环宇, 梁国栋. 成人乙脑:乙脑预防控制的新挑战[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3, 37(06): 571-577.